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微电子市场扩张的核心驱动力。集成电路作为 AI 的硬件基础,AI 则为集成电路注入创新活力。随着 AI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如智能安防、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需求猛增,促使微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半导体 IP(知识产权)市场,作为芯片设计的 “技术底座”,发展势头尤为强劲。据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中国半导体 IP 产业发展洞察报告》预计,2025 - 2029 年全球半导体 IP 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7.19%,期末规模将突破 143.48 亿美元,其中接口 IP 占比预计超 40%。我国半导体 IP 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 2029 年规模将突破 335.31 亿元人民币。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以及芯片自主可控战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 IP 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本土企业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聚焦高增长细分赛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 IC 迈向集成系统(IS)
摩尔定律正面临物理极限的挑战,传统硅基芯片制程工艺微缩愈发艰难。在此背景下,微电子技术将从集成电路(IC)走向集成系统(IS)的变革性发展路径。像二维半导体材料,例如二硫化钼(MoS₂),凭借原子级厚度、高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成为突破芯片性能瓶颈的关键研究方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与韩国三星电子合作,已成功制备大面积、低缺陷二硫化钼单晶薄膜,并实现柔性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构建,这一成果为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柔性电子应用打开新的大门。未来,多种材料、多种器件的异质集成将成为主流,通过将不同功能的芯片或器件集成在同一系统内,实现性能、功耗、尺寸等多方面的优化,推动微电子技术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我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