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应用领域,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微电子技术持续升级。以汽车芯片为例,日本索尼进军汽车芯片市场,计划推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专用芯片,凭借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为汽车智能化提供精准视觉支持。而在新兴领域,物联网的发展让微电子技术找到了新的 “战场”。联发科推出的 5G 物联网芯片平台 “天玑物联 1300T”,集成高性能核心与自研 5G 调制解调器,并具备边缘计算加速能力,已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项目中收获大量订单,出货量预期可观。同时,Micro - LED 显示技术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被视为 “终极显示技术”,虽然目前面临成本和技术挑战,但随着产业链协同发展,多家厂商取得技术突破并推进量产,预计在未来 5 - 10 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张。
应对挑战,产学研融合深化
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行业面临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一方面,从企业招聘数据来看,2024 年集成电路行业企业招聘需求整体递减,对工作经验不足人才的需求下降明显,校招需求仅占 6%,社招需求中对 5 - 10 年及 10 年以上工作经验人才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紧缺的状况却未得到缓解。为应对这一局面,202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将 “集成电路” 单独设立为一级学科,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体制支撑。高校也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与产业的合作,如借鉴欧洲模式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或建立类似台积电前身台湾工研院、欧洲 IMEC 这样的机构,促进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未来,只有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才能为微电子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人才,满足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微电子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技术创新、市场扩张、应用拓展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在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大环境下,微电子行业有望在新兴技术的带动下,突破现有局限,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重塑全球科技与经济格局 。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我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